11月24日,淘宝取消“双12”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网友纷纷评论,“都是钱包刺客”、“现在即使换成购物节,也不再狂欢购物了”、“先提价再降价的套路,大家都清醒了”……
据悉,各大电商在今年“双11”购物节的战绩并不出彩,随之而来的“双12”也直接被取消,造节已经不再是一种高效的促销手段。
在白酒行业,不少酒商也提到今年各种营销手段通通失灵,“造节”也难以刺激消费。
从“双12”消失,到酒业造节失效,为何酒行业也是如此?
首先是经济复苏缓慢导致的消费疲软。今年白酒消费降级明显并且C端动销缓慢,从年报数据来看不少高端品牌销量和增速明显放缓,而市场上中低端产品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从库存情况来看,大多数经销商的同期库存量仍然高于去年。
其二是消费理性化。从“冲动消费”到“谨慎理性”,现在消费者在购物时愈发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他们拒绝溢价,提倡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反向消费”也成为一种潮流,是不是“XX节”已经不再重要,高品与低价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其三是消费者的节日疲劳。“造节”通常是指一些企业自发将非约定俗成的日子打造成节日来宣传或促销,其本质是通过氛围营造、价格政策吸引B端、C端的注意力并进行集中购买。
但目前行业内,线上、线下各色“美酒嘉年华”、“酒水购物节”层出不穷,消费者对此往往是见怪不怪了。
并且不少活动跟风、同质化现象严重,所造的“节”无法体现出品牌、产品的特色。据相关人士透露,不少造节活动还存在费用高、效果差、有形无实、浮于表面的问题。
其四,全面折扣的风潮导致消费者“不急”的心理。当消费者越来越“精打细算”,再加上渠道低价竞争深入,以及直播带货等销售方式的渗透,“低价”逐渐成为寻常。“折扣”不再是某个时间节点的专属,“造节折扣”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
那么,未来造节应避免哪些问题?如何才能重获消费者的青睐?
笔者认为,一方面,实实在在的价格优惠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行业造节营销需避免“先涨价再优惠”的问题。
同时,适当照顾消费者“保守消费”的心理,打造更适合现代消费者的产品和节日。《2023中国消费者洞察白皮书》显示,“精细化”已经成为消费的关键词,超过92%的消费者表示他们的消费理念更加保守,需要更详细的规划或减少消费,45.6%的00后年轻人表示他们会尝试产品平替。
另一方面,“节日”往往有特定的含义,企业造节应当注意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紧密结合,切勿让造节活动成为远离目标消费群体的“自嗨”。
近年来,不少企业提出的“一路向C”战略,正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指南。
此外,保护节日应有的稀缺感、氛围感是造节活动要注意的问题。频繁又重复的购物节往往有“节”之名却无“节”之实,更难以打动消费者。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400-969-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