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白酒大户,白酒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国家,这些年洋酒也渐渐走进国门,在国内火热起来。
威士忌、伏特加、白兰地等烈酒受到中国大批年轻人追捧,有了一众忠实粉丝,洋酒在中国酒类市场的地位蒸蒸日上。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同样作为世界七大烈酒,中国的白酒却难以走向世界。是白酒不好喝吗?为什么喝白酒的外国人这么少?
0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般人喝不惯白酒
白酒与其他世界烈酒虽同为蒸馏酒,但是在工艺上实际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威士忌、白兰地等蒸馏酒是通过泡发大麦芽并利用自身携带的淀粉酶完成糖化,而中国白酒则是选择用酒曲霉菌的淀粉酶进行糖化,这一过程正是白酒浓郁酒曲味的来源。
具体来说,中国的白酒采用的是酒曲发酵。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长出菌丝,就是酒曲。
传统白酒酒曲“丰富多变”“难以把控”,白酒在酿造过程中,会产生除酒精外的酸类、脂类、醛类、酮类、酚类和醇类物质。所以相较其他蒸馏酒,白酒口感更复杂,多了些难以言喻的“呛苦味”和“糠馊味”。
这些味道在白酒爱好者眼中,是酒的芳香,爱喝白酒之人,就爱这个味儿。而外国人喝惯了洋酒,追求口感的干净纯粹,所以难以接受“简单粗暴”的中国白酒。
02
入乡随俗?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很难改变
“蒸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自古以来,中国菜肴与白酒便不可分割,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最佳拍档。
离开了中式菜肴,白酒将不再焕发魅力,而没有了白酒的中式菜肴,自然也会失色三分。
如果在世界范围内都吃中餐,那么无需白酒文化的输入,白酒自然会在其他国家流行。而如今,中餐都没有推出去,如何强求白酒走向世界?
试想一下,外国人吃着烛光晚餐,手边放着一瓶二锅头,又或者吃着水果沙拉,
喝的却是茅台,是不是太违和了?
外国人喝的烈酒,像威士忌、龙舌兰等,很多都是作为调味酒的基酒,可以加冰块,可以搭配碳酸饮料等等,具有众多喝法。但中国白酒,目前将白酒作为调味基酒的酒厂太少,白酒不纯饮的话,总觉得少了几分滋味。
作为古老的农业国家, 白酒的流行有着天道自然成的内因。
白酒的生产来自于五谷杂粮,不论什么白酒至少有四种味道,即“酸甜苦辣”四味。这几种味道的交织,深刻的贴合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史,勤劳、奋进,在历史的进程中吃了太多的苦,且从未间断。
白酒是独属于中餐的仪式感,想喝习惯白酒,还得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搞氛围还得是白酒!
03
安于现状VS融会贯通?酒厂的抉择
纵观走向世界的国际烈酒,都在自身基础上做出了改变,与当地文化融合,才能更好融入本土。例如,法国葡萄酒能够进入中国文化市场,与其因地制宜适当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曾推出波尔多葡萄酒与中国八大菜系的搭配指导方案,甚至具体到与某些菜系代表菜品的口味对应,还将与中国各菜系的烹饪大师进行合作,使葡萄酒更好地融入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当中。
另外,国外葡萄酒生产商研究中国的婚庆市场,针对婚宴用酒特点,研发出特殊包装的产品,便于将餐桌上剩余的酒收集存放。
但是实际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消费大国,2020年中国餐饮收入超3.95亿,是世界上第二打餐饮市场。
对国内的很多白酒企业来说,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在国内的收益足够多。想要将本土市场资源完全开发已是一件难事。
而拓宽海外市场,白酒出口系列流程成本很大,和国外的本土品牌竞争,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很有可能面临得不偿失的风险。
尽管现在很多酒企已有所行动,但绝大多数的效益都不大,吃力不讨好,还有不少白酒品牌在国内市场还没站稳脚,就急着将另一只脚伸向国外,这样摔倒的风险更大。
目前来看,真正走出国门的,能够在国际烈酒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也只有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超级酒企。
再者,中国的白酒市场虽然十分兴盛,但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诸多问题。
攘外必先安内。白酒想要走向世界还需要整顿目前白酒市场现状,坚实打下在中国本土市场的根基。
有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白酒产量占全球烈性酒产量的比例接近40%,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却不到8%,在国际市场贸易中占有率仅为0.76%,且主要消费群体仍集中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远远未进入世界主流消费圈和文化圈。
中国白酒未能走向世界,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目前中国的消费市场足以维持白酒的繁荣昌盛。但是白酒想要在其他国家流行起来,还需要学会融汇贯通。
来源:酒经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400-969-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