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试过,喝葡萄酒的时候兑雪碧来喝,觉得这样口感会好一点。但这只是我们中国人喝葡萄酒的方法,多数喜欢吃甜食。但是,葡萄酒兑雪碧到底正不正确?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接下来,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这是个开放的话题。
如果十五年前你问我,我的回答是:如果能让你更快乐,为什么是错的呢?
实不相瞒,我前列次喝葡萄酒就是这样喝的。大约十多年前,那还是葡萄酒刚开始在国内流行的阶段,品尝起来好奇心多过佐餐的兴致。那是我前列次喝干红葡萄酒,就像当年前列次喝咖啡一样,本能地并不适应(更别提喜欢)那种口味。座中的每个人酒量都一般,又正值盛夏,有人便建议说:“兑点冰雪碧据说很好喝。”一试,果然好象入口舒服了一些。
把红酒兑雪碧玩成艺术都行!
在一直的正统理论,对于“葡萄酒正确喝法”的讨论中,难免会捎带到“葡萄酒兑雪碧”这一“奇葩喝法”,这被认为是一种很“二”、或至少是“不正确”的喝法,又或被看作是土豪的暴发户行为,与“洋酒兑绿茶”同罪。
如果十年前你来问我,我可能会很想揍一顿你。
一百多年前的那些欧洲酿酒大师,要是知道自己的作品被如此糟蹋,肯定会痛心地从棺材里翻过身来。这些历代酿酒师琢磨了上千年就是为了把葡萄酒中的水分抽出来、降低其糖分(干红的含糖量每升低于4克,“干红”的“干”,原即指“不甜”),并将其中有限的糖分通过较简单的糖化酒精方程释放,而现在如果兑入雪碧,其中所含的糖分重新加入进去,对酿酒师而言算是前功尽弃了。所有的结构、平衡、香气,雪碧都会彻底把这些破坏。这换句话说就是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嘛,
如果五年前来问我,我会觉得这也没有不可以的。
一种饮品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变异,创造或混搭出新的做法、喝法,这原本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如果葡萄酒兑雪碧很土,那广东和香港人茶兑奶会不会更 LOW 呢?国外很多人还往红茶里加糖的呢,这又算那样子的尊贵了?照样子中国作为喝茶正宗大国,是不是应该表达一下『强烈谴责』?
西方有拿铁拉花,我们在奶茶拉花!
拿国际性饮品咖啡来说,咖啡源出非洲之角地区,在中东流传的较初数百年里,都是纯咖啡的喝法,不加糖也不加牛奶。然而在传入欧洲后,人们无法适应纯咖啡苦涩的味道,开始往里面加糖。1683年维也纳之围后,奥地利军队缴获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留下的500袋咖啡豆,柯奇斯基(Franz George Kolschitsky)用这些开设了维也纳前列家咖啡馆“蓝瓶子”;因为奥地利人受不了像土耳其人那样连咖啡渣也喝进去,生意好不起来,于是他开始向这种浓黑焦苦的饮料中添加牛奶。这种新的喝法迅速盛行,随即传入法国,被称为“café au lait”(加牛奶的咖啡),1763年这个词又进入英语,也就是现在各地盛行的“拿铁”(latte)的前身。可以想见,对几百年来一贯喝纯咖啡的土耳其人来说,欧洲这些异教徒们往咖啡里添加糖和牛奶的喝法必定都是奇怪和不正宗的。
说回葡萄酒,其实国际上很多的知名饮品都是用葡萄酒兑的,比如西班牙国饮 桑格里拉Sangria,就是用葡萄酒和水果调制而成的,西班牙人民一到夏天几乎每天都会来一杯。再说现在盛行的鸡尾酒,很多也是用葡萄酒调配的,你还可以惊奇地发现,雪碧在鸡屋酒调配中也会经常出现。
所以呢,或许你可以说“葡萄酒兑雪碧”看起来似乎总难免有几分不登大雅,正如鸡尾酒就是一款休闲饮品一样,“葡萄酒兑雪碧”或许也是中国人的一款休闲饮品呢。
如果现在你来问我,我会觉得这个问题已经过时了。
如果你现在去二三线城市走一圈,会发觉现在喝葡萄酒也已经非常流行了,虽然他们很多时候还是用『瓶吹』的牛饮方式,但至少他们甚至已经懂得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口感的酒,比如喜欢甜一点的,他们会选择甜白葡萄酒,或者半干型的红葡萄酒;喜欢果香好一点,就优先选择澳洲、新西兰等新世界的葡萄酒;初入门的小白,他们还会去选择那些小甜水——Moscato d’ Asti等……他们仿佛已经完全不用雪碧去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饮用葡萄酒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牛饮也得要口感好,总不能当中药喝』。
现在的中国人是不会再兑雪碧来喝葡萄酒了,大家喝葡萄酒已经进步了,葡萄酒的市场也越来越庞大了,大家对葡萄酒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如果喜欢喝甜的饮料,可以选择口感甜一点的葡萄酒,葡萄酒是什么口味都有的。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400-969-0565